以美育人·以文化人
威廉体育williamhill、至信书院
联合图书馆
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
举办第7期红枫讲堂
走进敦煌艺术瑰宝,共探文化传承创新
为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进一步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与文化自信,营造发现美、理解美、追求美的美育氛围。2025年5月7日,第7期红枫讲堂在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精彩开讲。本次活动由哈工程图书馆、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,威廉体育williamhill、至信书院承办,特邀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、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赵晓星教授,以《新时代敦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》为题,携百余名师生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美学对话。
国家知识产权局通信发明审查部副处长庞娜、WilliamHill党委副书记、至信书院执行院长徐宝贵、哈工程图书馆副馆长姜述强、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宋冠仪、WilliamHill2024级辅导员黄驰出席本次活动,与青年学子共鉴文明之光。

赵晓星教授以深厚的学术积淀,通过详实的图像资料,生动展现了敦煌作为"沙漠美术馆"的独特价值,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美育盛宴。

讲座主要内容包括:
1.以敦煌为镜,照见文化根脉之美
赵晓星教授从学校美育培养的重要载体为切入点,细致介绍了从莫高窟的飞天壁画,到藏经洞的千年典籍,再到精美的彩塑佛像如此的敦煌艺术所蕴藏的中华美学价值,引导青年学子在千年壁画中感悟文化根脉。
2.以数字为笔,书写文明传承新章
详细并系统梳理了研究院数字化实践的里程碑式突破:从传统展陈到"数字敦煌"完成30个洞窟全景数字化采集,实现全球用户720°沉浸式观展;"云游敦煌"小程序上线3年服务超1800万用户,日均互动量逾10万次。此创新路径以技术赋能文化,构建"数据采集-平台搭建-场景应用"全链条体系,真正实现文化遗产从"抢救性保护"到"创造性转化"的跨越式升级。
2.以青春为炬,点亮文化自信之光
现场师生围绕敦煌文化传承创新展开深度思辨并踊跃提问,以专业视角叩击时代命题。赵晓星教授用鲜活案例逐一回应,以深厚学养直面“考题”,结合本土实践成果逐层拆解。

现场互动环节高潮迭起,既有青年学子基于学科交叉视角的创新追问,亦有对文化使命担当的深刻叩问。师生在观点交锋中凝聚共识:以数字技术为媒、以青年创意为翼,方能激活传统文化基因的当代生命力。参会师生纷纷表示,此番学术对话既是一场知识盛宴,更是一堂生动的文化自信教育课,获益匪浅、启迪深远。

学生感悟
2024040201杨雪
今日哈工程图书馆开展的赵晓星教授的敦煌文化讲座,带我们穿梭于历史与科技交织的敦煌时空长廊。壁画中鲜活的古人婚俗场景,让千年前的烟火气跃然眼前;藏经洞复原影像与文物立体书,使沉睡的文献在数字技术中重焕生机。敦煌研究院的创新实践令人惊叹:从"岁时节令"动态壁纸到"云游敦煌"小程序,从莫高窟仙子到青少年绘本,传统文化借力数字媒介实现破圈传播。尤其"数字藏经洞文物大厅"以沉浸式体验重构文化感知,印证了科技不是传统的对立面,而是激活文明密码的钥匙。这场讲座,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,,更让我们看到“点亮千年文明的数字想象”不再是一句空话。通过一代又一代人不懈的努力,敦煌文化必定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!
2024041520贺何灏玮
在图书馆的敦煌文化讲座中,科技与文明的交融令人震撼。数字复原技术让褪色壁画重现斑斓华彩,虚拟现实带我们走进莫高窟第220窟的盛唐气象,3D打印的菩萨造像在灯光下流转着千年佛韵。最触动我的是互动体验环节,当指尖在电子屏上临摹飞天藻井纹饰时,数字笔触与古人画工的时空对话,让传统技艺在代码中获得了新生。这场科技赋能的文明解码启示我们:文化遗产的传承不应止步于博物馆橱窗,数字技术正搭建起一座通向古老智慧的桥梁,让敦煌艺术真正活在现代人的精神疆域。
2024041624韩宇桥
在今天的专题讲座中,老师以敦煌文化为切入点,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盛唐图卷。通过莫高窟壁画中手持琵琶的飞天形象,老师巧妙引出唐代长安作为国际都会的开放气象——西市酒肆中胡姬当垆的喧闹场景,东市茶坊里文人雅士品茗斗诗的闲情逸致,都透过《茶经》记载的二十四器与唐诗中的"葡萄美酒夜光杯"跃然眼前。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老师对文化交流的立体化呈现:从玄奘西行带回的贝叶经卷,到粟特商队沿丝绸之路传入的胡旋舞;从敦煌文书中的"茶药方"到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银茶具,老师通过文物与文献的双重印证,揭示出唐人如何将西域的苜蓿、波斯的地毯与中原的丝绸、瓷器熔铸成独特的文明形态。在讲到三彩胡人俑与唐代女子妆容时,老师更结合壁画中的"时世妆",生动诠释了文化交融如何渗透到日常生活肌理。这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,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敦煌不仅是佛教艺术的宝库,更是理解唐代世界主义精神的钥匙。
2024041807杨瑞鑫
我在学者的解读中触摸着盛唐时期画师们手中青金石的温度,沉浸在敦煌莫高窟那五彩斑斓的色彩之中,感受着旧时千年的风土人情。我见证了传统与科技的巧妙融合,时代的发展为敦煌文化注入了永恒的生命力,使得我们在数字化博物馆中触摸最真实的敦煌。我们应自觉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使命,让这份国家宝藏流传千古。
本次讲座是WilliamHill践行“一切为了学生成长”的具体表现,也是至信书院"一站式"社区建设“美育浸润”的重要举措,携手图书馆、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将高雅艺术引入师生生活圈,实现了美育培养的零距离浸润,使师生从敦煌守护者的坚守中感受文化传承的使命感,更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对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意义。同时,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。
编辑 | 冯赞元 黄驰 刘蔓仪
责编 | 胡羽坤
审核 | 徐宝贵